附录1 主要国际组织及缩写
一、主要国际组织及其成员
西方七国(G7): 包括美国、日本、英国、德国、法国、意大利和加拿大。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经合组织,OECD), 成员国有34个:澳大利亚、 奥地利、比利时、冰岛、丹麦、德国、法国、芬兰、加拿大、荷兰、卢森堡、美国、葡萄牙、日本、挪威、瑞典、瑞士、爱尔兰、西班牙、希腊、意大利、新西兰、土耳其、英国、墨西哥、捷克、匈牙利、波兰、韩国、斯洛伐克、以色列(2010)、斯洛文尼亚、智利(2010)、爱沙尼亚(2010)。
欧洲联盟(欧盟,EU), 成员国有27个:法国、德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卢森堡、丹麦、爱尔兰、英国、希腊、西班牙、葡萄牙、奥地利、芬兰、瑞典、塞浦路斯、捷克、爱沙尼亚、匈牙利、拉脱维亚、立陶宛、马耳他、波兰、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亚、保加利亚和罗马尼亚。
欧洲货币联盟(欧元区,Euro Area), 成员国有17个:德国、比利时、奥地利、荷兰、法国、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卢森堡、爱尔兰、芬兰、希腊、斯洛文尼亚、塞浦路斯、马耳他、斯洛伐克和爱沙尼亚(2011.1.1)。
东南亚国家联盟(东盟,ASEAN), 成员国有10个:菲律宾、马来西亚、泰国、新加坡、印度尼西亚、文莱(1984年)、越南(1995年)、缅甸(1997年)、老挝(1997年)和柬埔寨(1999年)。
北美自由贸易区(NAFTA): 成立于
二、主要国家(地区)分类
按收入分组国家: 按照世界银行2010年分组标准,高收入国家指按图表集法计算的人均国民总收入12276美元及以上的国家,中等偏上收入国家指人均国民总收入3976美元至12275美元的国家,中等偏上收入国家指人均国民总收入1006美元至3975美元的国家,低收入国家指人均国民总收入1005美元及以下的国家。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联合国统计司对“发达国家”及“发展中国家”没有一个明确的划分标准。通常是把亚洲的日本、北美的加拿大和美国、大洋洲的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欧洲(除前南斯拉夫、东欧、独联体外)都列入发达国家。在国际贸易统计中,南部非洲关税联盟和以色列被认为是发达地区和国家;前南斯拉夫为发展中国家,东欧国家和在欧洲的独联体国家既不是发达国家,也不是发展中国家。
三、本年鉴中使用的缩写及含义如下:
sq.km(square kilometer)=平方公里
ha(hectare)=公顷
kwh(kilowatt-hour)=千瓦时
g(gram)=克
kg(kilogram)=千克
TJ
(terojoule)=1012焦耳
TCE( ton of standard coal equivalent)=吨标准煤当量
TOE(ton of standard oil equivalent)=吨标准油当量
UNSD(Statistics Division of the United Nations)=联合国统计司
IMF(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FAO(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 of the United Nations)=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
UNCTAD(United Nations Conference on Trade and Development)=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
UNDP(United Nations Development Program)=联合国开发计划署
ILO
(International Labor Organization)=国际劳工组织
WHO(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世界卫生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