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获得更好的用户体验,请使用火狐、谷歌、360浏览器极速模式或IE9及以上版本的浏览器。
玩转中国统计数据库
——统计数据库说明

为加快建设现代化服务型统计,更好地服务社会,国家统计局在2008年创建的"中国统计数据库"基础上,于2013年建立了新版统计数据库。在这里,您不仅可以查询到国家统计局调查统计的各专业领域的主要指标时间序列数据,还可以按照个人需求制作个性化统计图表;您不仅可以浏览众多承载历史的统计年鉴资料,还可以使用充满现代气息的可视化统计产品。

满足用户需求是我们不断努力的目标,我们一直在向更加全面、更加多样、更加便捷的统计服务不断努力,希望新版统计数据库能够满足您对数据的需求,也期待您的参与和反馈。

一、您可以获得哪些数据

国家统计局数据库包含月度、季度、年度数据,以及地区数据、普查数据、国际数据六类统计数据,近800万笔数据。

月度数据主要有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工业生产价格指数(PPI)、商品零售价格指数、规模以上工业生产、固定资产投资、房地产开发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对外经济贸易、交通运输、邮电通信、采购经理指数(PMI)、财政、金融。

季度数据主要有国内生产总值、农业、工业、建筑业、城镇居民收入与支出、农村居民收入与支出、固定资产价格指数、农产品生产价格指数。

年度数据包括综合、国内生产总值、人口、就业人员和工资等27个领域的数据。

地区数据涵盖了全国31个省(区、市)以及部分城市主要经济指标。

普查数据包括2000年、2010年全国人口普查,2004年、2008年全国经济普查数据。

国际数据提供了世界众多国家国内生产总值等主要指标的月度及年度数据。

此外,数据库还提供了我国部分政府部门网站统计数据栏目的链接,您可以查看各部门主要统计数据情况。

二、新版数据库提供的主要功能

(一)"报表式"快速查询

数据库提供的简单查询功能,采用了"主题—指标分类分组—报表"的展现形式。根据需要,选择相应的主题以及指标分组,关于该指标的数据报表将快速呈现。同时,您可以对报表时间进行选择,查询时间序列数据。

(二)精准化"查数"

如果想查询特定的数据,可以使用"查数"搜索功能,输入关键词,就可以查询到您需要的数据,搜索结果将根据与关键词的相关程度由高到底排列展示。此外,还可以点击与查询结果相链的"相关报表",查看与此指标相关的数据报表。

(三)"地图"看数据

为便于更加直观了解我国各省(区、市)的数据情况及分布特征,数据库提供了地图数据功能,在"地区数据"中选择"数据地图"功能,就可查询到各地主要数据及分布情况。

(四)"可视化"图表体验

借助图形化的手段,数据也会"说话"。数据库在每个统计专业下预设了社会广泛关注的统计指标数据图,您可直接查看。在"可视化产品"栏目里,还可以体验更多动态交互式的统计数据,让您在浏览数据的同时,更加直观地观察数据变化。

(五)统计出版物

统计出版物是记载统计数据的重要载体,您可以在"统计出版物"栏目中查看1996年以来的《中国统计年鉴》、1978年以来的《统计公报》、1995年以来的《国际统计年鉴》以及《金砖国家联合统计手册》等国家统计局公开发布的统计资料。

(六)发布日程提醒"小管家"

为便于用户随时了解统计数据库数据更新时间并及时获得最新数据,在数据库首页上专门设置了"发布日程"栏目,以日历形式标示每项发布的具体时间,当日最新更新的数据也将同时展示,方便您快速使用最新数据。

(七)"搜数"客户端

如何将"可以堆成一座山的数据"装进口袋?下载"搜数"手机客户端,便可轻轻松松在手机上查阅国家统计局数据库提供的海量数据。

三、个性化使用

在满足用户普遍需求的同时,为更好地满足个性化需要,国家统计数据库提供给了数据管理、报表管理、图表管理、便捷管理等功能,您可以根据个人需要对数据进行管理甚至分享,建立属于自己的数据文件包。

(一)数据管理——查询数据可以再计算

想对查询到的数据结果进行简单计算?不必下载数据就可实现。数据管理提供了简单计算、筛选和统计的功能,在查询页面上就能够进行这些运算。使用简单计算,可以对结构性指标计算比重数据等;使用筛选,通过对指标设置一定的条件,挑选出符合条件的数据结果;"统计"提供了求和、均值、最大值、最小值、中位数、众数、方差、标准差等基本功能。

(二)报表管理——建立"我的"报表

报表管理和高级查询两项功能为用户提供了根据个人需要选择指标的功能,可以很好地满足用户个性化需求。报表管理包括编辑、维度转换、转置等功能。在这一功能下,用户可以对查询到的数据报表进行编辑,选择需要的指标(或者删除不需要的指标)从而生成新的报表。高级查询功能中,可以在不同统计专业中任意筛选指标进行制表、制图,实现跨专业的任意组合、交叉制表。

(三)图表管理——让数据图形化

新版数据库提供了饼图、柱线图、散点图、条形图四种图型,可以简简单单地将数字化的查询报表转化为可视化的统计图。

(四)便捷管理

除以上功能外,您还可以收藏、下载、复制、打印、分享查询结果。通过"我的办公"收藏查询结果后,可以随时查看,省去了多次查询的繁琐。下载提供了Excel、WPS Spreadsheets、CSV、XML和PDF等多种格式,实现您在数据后续应用处理的对接。您还可以将查询结果直接分享到微博,与您的好友共享统计数据。

四、关于统计数据库数据的说明

(一)数据范围

本数据库中所涉及的全国性统计指标,除行政区划、国土面积和森林资源和降水量外,均未包括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数据。香港特别行政区和澳门特别行政区是构成国家统计总体的一部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和"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的有关原则,香港、澳门与内地是相对独立的统计区域,根据各自不同的统计制度和法律规定,独立进行统计工作。

(二)数据来源

本数据库中进出口数据来源于海关总署;外资数据来源于商务部;财政数据来源于财政部;资源环境数据来源于国土资源部、环境保护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农业部、水利部、国家林业局、国家气象局、国家海洋局等部门;交通运输资料来源于交通运输部、铁路总公司、中国民用航空局等部门;邮电通信业资料来源于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邮政局;旅游数据来源于国家旅游局;金融数据来源于人民银行、外汇管理局、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教育数据来源于教育部;科技数据来源于科技部、国家知识产权局、质检总局、地震局、测绘局等部门;卫生和社会服务数据来源于民政部、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文化数据来源于文化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体育数据来源于国家体育总局;社会保障数据来源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内生产总值、农业、人口、就业工资、工业、能源、固定资产投资、房地产开发投资、建筑业、批发零售住宿餐饮、价格指数、城乡居民收入与支出等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

如果需要查询更详细的各部门统计数据,可以直接点击部门数据链接。

五、统计标准和统计制度

(一)国家统计标准

使用数据库时,您可以看到按行业、按登记注册类型等分类的统计数据,这些就是统计标准。统计数据必须按照一定的标准、规则进行统计调查,才能确保数据的科学、严谨。

统计标准有哪些?

    目前,国家统计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 三次产业划分规定
  • 国民经济行业分类
  • 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2012)(试行)
  • 统计调查单位临时代码管理办法
  • 统计单位划分及具体处理办法
  • 统计用产品分类目录
  • 关于划分企业登记注册类型的规定
  • 关于统计上划分经济成分的规定
  • 公有和非公有控股经济的分类办法
  • 个体经营分类与代码
  • 统计上划分城乡的规定
  • 统计用区划代码和城乡划分代码编制规则
  • 统计上大中小微型企业划分办法
  • 单位隶属关系代码
  • 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2012)
  • 环境保护活动分类
  • 高技术产业统计分类目录

具体可参见国家统计局网站:http://www.stats.gov.cn/tjbz/.

使用数据要先了解统计标准的变化

统计标准是随着时代变化而进行相应调整的,从而更好地符合当下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您在使用数据时,需要首先了解统计标准的变化,才能科学地使用数据并进行比较研究。例如,2012年起,国家统计局执行新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标准(GB/T 4754-2011),其中工业行业大类由原来的39个调整为41个。

(二)统计制度

每个统计领域都建立了专门的统计制度,对调查目的、调查范围(总体)、调查方法、调查内容及表式、报告期、数据报送方式等进行明确规定,这是统计调查的基础。

统计制度有哪些?

    目前,国家统计局建立的统计调查制度主要包括:
  • 国民经济核算统计报表制度
  • 基本单位统计报表制度
  • 农林牧渔业统计调查制度
  • 农业产值和价格综合统计报表制度
  • 农村社区基本情况调查制度
  • 工业统计报表制度
  • 建筑业统计报表制度
  • 运输邮电业统计报表制度
  • 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统计报表制度
  • 对外经济贸易和旅游综合统计报表制度
  • 房地产开发统计报表制度
  • 部分服务业抽样调查统计报表制度
  • 服务业财务状况报表制度
  • 固定资产投资统计报表制度
  • 能源统计报表制度
  • 劳动统计报表制度
  • 月度劳动力调查制度
  • 科技综合统计报表制度
  • 高技术产业综合统计报表制度
  • 企业(单位)科技活动统计报表制度
  • 环境综合统计报表制度
  • 社会综合统计报表制度
  • 妇女儿童状况综合统计报表制度
  • 城镇住户调查方案
  • 市、县社会经济基本情况统计报表制度
  • 农村住户调查方案
  • 价格统计报表制度
  • 企业景气调查制度

具体请参见国家统计局网站:http://www.stats.gov.cn/tjzd/.

统计制度的变化

统计制度也是随着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而不断修改完善。因此,在使用数据时,需要注意统计制度的变化以及指标的变化,才能对不同时期的数据进行正确的比较。

工业统计制度:

  • 1998年至2006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统计范围为全部国有及年主营业务收入在500万元及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
  • 2007年至2010年,为年主营业务收入在500万元及以上的工业企业;
  • 2011年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起点标准提高到年主营业务收入在2000万元及以上的工业企业。

固定资产投资统计制度:

  • 1995-1996年,除房地产开发投资、农村集体投资、个人投资以外,投资统计的起点为5万元;
  • 1997年起,除房地产开发投资、非农户投资(即农村集体投资,下同)、农户投资及城镇和工矿区私人建房投资外,固定资产投资统计起点由5万元提高到50万元;
  • 自2006年起,非农户固定资产投资统计改为按项目统计,调查方法由抽样调查改为全面统计报表,起点提高到50万元。
  • 自2006年起,城镇和工矿区私人建房投资统计改为按项目统计,起点为50万元。
  • 2011年起,除房地产开发投资、农村住户投资外,固定资产投资的统计起点由50万元提高至500万元;城镇固定资产投资数据发布口径改为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等于原口径的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加上农村企事业组织的项目投资。

建筑业统计制度:

  • 1980年至1992年,建筑业企业统计调查数据为全民和集体所有制建筑业企业数据;
  • 1993年至1995年,数据为各种经济成分的建制镇以上建筑业企业数据;
  • 1996年至2001年,数据为资质等级(旧资质)四级及四级以上建筑业企业数据;
  • 2002年起,数据为所有具有资质等级的施工总承包、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 (不含劳务分包建筑业企业)数据。
  • 从业人员数1993年至1997年为年平均人数

工业生产者价格统计制度:

2011年起,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改为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指数改为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指数。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统计制度:

  • 2007年,统计范围为限额以上法人企业、产业活动单位;
  • 2008年及以后,统计范围为限额以上法人企业。

采购经理指数(PMI)统计制度:

2005年,采购经理指数(PMI)统计调查正式建立实施,因此您从数据看查询的数据是自2005年以来的PMI及分类指数。

(三)指标涵义

了解统计指标的涵义,是准确使用统计数据的前提。每个统计指标都有其独特的涵义、范围和作用。为了让您更便捷地了解这些信息,点击查询指标,将弹出该指标涵义解释的窗口。如果您还想了解其他指标解释,也可登录国家统计局网站"指标解释"栏目。

(四)数据修订

月报数据与年报数据。根据数据生产过程,以及所使用的数据资料来源和完备性不同,国家统计局调查的指标数据分为快报数据和年报数据。其中,快报数据是为了满足及时性要求,尽早统计出指标数据,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所需,因此是初步数据,主要是月度、季度等进度数据。年报数据是在对基础数据资料掌握较为全面的基础上,对指标数据的年度统计,发布时间较晚。因此,大家会发现不同统计资料中同一指标(主要是年度数据),或者不同年份出版的同一种资料书籍,会出现不同的数据,这就是因为要根据更加详细的资料来源对数据进行修订。这也是国际上通行的做法。

GDP数据的修订。大家最熟悉的就是国内生产总值(GDP)数据的修订。受国内生产总值核算所需基础资料的可获得性、时效性和全面性的要求,在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数据通常要经过"三步走",即初步核算数、初步核实数、最终核实数。年度初步核算数是在12个月份进度统计资料的基础上计算,通常在次年1月份召开的国民经济运行情况新闻发布会上发布,并在次年2月和5月出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和《中国统计摘要》上使用。初步核实数在专业统计年报资料的基础上计算,于次年9月在《中国统计年鉴》上使用。最终核实数在专业统计年报、部门会计、财政决算资料的基础上计算,于隔年5月和9月在《中国统计摘要》和《中国统计年鉴》上使用。

经济普查后的数据修订。根据国际惯例,在开展全国经济普查等重大调查后,将根据获得的更加全面的数据对历史数据进行修订。

六、如何使用统计数据

(一)了解统计术语

在浏览数据库时,我们会看到"当期值"、"累计值"、"上月=100"、"上年同月=100"、"上年同期=100"等术语,它们是什么含义呢?在这一一为您解释。

"当期值"与"累计值"。当期值是统计指标在报告期期间内的数值。累计值是指统计指标自当年1月至报告期的累计数值。例如,2013年6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8827亿元,1-6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0764亿元。18827亿元就是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这一指标6月份当期值,110764亿元是1-6月份的累计值。

"上月=100"、"上年同月=100"、"上年同期=100"。在价格指数中,我们经常见到这样的说法。"上月=100"是指本月数据与上月数据的对比,即通常所说的"环比";"上年同月=100"是指本月数据与上年相同月份数据的对比,即"同比";"上年同期=100"是本年度1月至报告期内的累计数据与上年相同期间累计数据的对比,即"累计同比"。以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为例,2013年6月份CPI同比上涨2.7%,就是以上年同月为100;6月份环比上涨0%,就是以上月为100;1-7月平均上涨2.4%,即以上年同期为100。

指数与增速。我们还可以看到GDP指数等指数的概念。GDP指数有两种:一种是以1978年为基期,即以1978年价格水平计算得出的当年国内生产总值与1978年国内生产总值的对比数据;另一种是以上年价格水平计算得出的当年国内生产总值与上年国内生产总值的对比数据。例如,2011年以1978年为基期的国内生产总值指数是2250.4%;以上年为基期的国内生产总值指数是109.3%。指数减去100,就是通常所说的增速。例如,2011年国内生产值同比增长9.3%。同样,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减去100得到的是居民消费价格的涨跌幅。

(二)如何对指标进行计算

通常,用户在获得一些数据后,会根据需要进行相关计算,例如指标比上年的增长速度,在某一时间区间内的平均增速。那么,如何计算才是正确的做法呢?

GDP增速的计算。GDP增速不能简单地使用两年总值数据相除进行计算,而是要以不变价进行计算。主要是因为按现价计算的指标,在不同年份之间的变动包含价格变动和物量变动的因素,必须消除价格变动的因素后才能真实反映经济发展动态。

实际增速的算法。在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新闻稿中,经常会看到"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的说法,那么不同指标的实际增速是如何计算的,扣除的是哪种价格?

对于城镇居民收入实际增速,扣除的是同期城镇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例如,2013年上半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名义增长9.1%;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5%。具体算法: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实际增速(6.5%)=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名义发展速度(100+9.1)/同期城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100+2.4)*100-100。同样,农村居民收入实际增速=农村居民收入名义发展速度/同期农村居民消费价格指数*100-100

固定资产投资实际增速=固定资产投资名义发展速度/同期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100-100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际增速=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名义发展速度/同期商品零售价格指数*100-100

平均增速的算法。为了体现某一期间的经济发展情况,通常会使用平均增速数据,例如2003-2011年我国就业人员平均每年增长0.5%。需要说明的是,平均增速≠。正确的算法应当是:平均增速=。其中,n是指计算平均时期的终止年份,m是起始年份,Y为相应年份的数值。以上述就业人员年均增速为例,m=2003,n=2011,,则2003-2011年我国就业人员年均增速=

如何计算人均指标。在计算人均指标时需要注意两点:一是分母使用的人口数的群体类型应当与分子使用的指标对应;二是人口数包括期末数据和平均人口数据两种,要与分子指标是期末数或期间数据相对应。

以人均GDP为例,由于GDP是期间数据,因此分母人口数应当为当年全国平均总人口。2012年全国GDP为519322亿元,2012年全国年末人口135404万人,2011年年末总人口134735万人。那么2012年平均人口=(135404+134735)/2=135070万人,2012年人均GDP=519322*10000/135070=38449元 /人

(三)正确使用统计指标

中国经济指标非常繁多,《中国统计年鉴》中发布的统计指标有两万多个。如何利用不同指标提供的信息对经济形势进行科学准确的判断,十分复杂。

把握全局和抓住主要矛盾相结合

国民经济是一个复杂的有机整体,涉及到方方面面。每个指标都有其特定含义,都反映的是经济运行的某个特定方面,有其特定用途。因此,要全面把握经济形势,不能以偏概全,单凭一两个指标进行判断,应该对反映国民经济的主要指标进行较全面的分析,从尽可能多的侧面考察经济运行情况,再从相互联系和综合的角度进行总体判断。例如,经济增长率、通货膨胀率、失业率、国际收支平衡是国际上观察分析经济形势时必须关注的四大指标,毫无疑问必须纳入观察的范围。同时,也要看存货变动、采购经理指数等微观指标,还要注意货币、财政、金融市场的一些指标。灵活使用各类主要经济指标,可以大体上看出经济运行的总体特征。

总量分析和结构分析相结合

判断经济社会现象,首先需要考虑总量指标,分析总规模、总水平的变化情况。但仅分析总量是不够的,总量没有问题还不能说结构没有问题,总量有问题也并不必然意味着结构也有问题。所以,在进行总量分析的同时,还要进行结构分析。对经济的结构分析通常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一是各种社会需求的变动是否协调。重点是分析投资与消费的变动是否协调,进一步可以考察投资结构、消费结构以及进出口结构是否合理。二是社会生产是否协调。重点考察工业与第三产业的发展是否协调,工业与农业的发展是否协调,进一步观察重工业、轻工业及细分行业的发展是否协调。三是各区域发展是否均衡。对物价、进出口等指标都可以进行类似的结构因素分析。

纵向对比和横向对比相结合

一个经济指标,其绝对量只是反映当期规模,增长速度也只是反映当期增长情况。孤立地看这样一个指标,很难说它是大还是小,是快还是慢。而只有通过横向与纵向的对比,在一个坐标系中给一个经济指标确定一个位置,才能做出正确判断。纵向对比就是将经济指标在不同时间或期间进行比较,主要目的是观察经济指标的变动轨迹。横向比较就是将某个经济指标与其他指标进行比较分析,将国内指标与国际的相关指标进行比较。

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

经济分析是质和量的统一。在经济形势分析判断中必须处理好定性与定量的关系。定性分析是对有关定量关系的概括和提炼。一个孤立的量只能从经济的一个侧面说明大小、多少、高低,而不能揭示质的规定性。经济社会关系及其庞杂,没有定性判断的大量数据,会使人们观察经济形势时无所适从。

七、及时解答您的问题

新版国家统计局数据刚刚正式上线使用,作为一项重要的系统工程改造,受时间和人力的限制,还有不完善的地方,也可能会有纰漏。真诚欢迎您在使用国家统计数据库时,提出宝贵建议意见,向我们及时反馈有差错的地方,我们将随时纠正,继续努力完善改进;也真诚欢迎您咨询数据库使用的有关问题,我们将及时解答。有何建议及问题,请随时拨打咨询电话:010-68520066、68576320。

党政机关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 党政机关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月坛南街57号(100826)
网站标识码 bm36000005
京ICP备05034670号